位于临港的新昇公司以巨资研发300毫米半导体硅片产业化成套量产工艺、中国航发商发重金推进国产商用航空发动机研制任务、从轨交崇明线到程十发美术馆等市民关心的重大投资工程进展顺利……今日之上海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而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是必选项之一。今年上半年,全市各区集中签约落地项目202个、总投资超过1900亿元,下半年还要开工项目220个、总投资约2000亿元,围绕“速度”“强度”“效率”狠抓重大项目推进,力争做到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新的投资就能加紧创新驱动发展的步伐,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速度。
经济学中,投资是影响经济发展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效投资好比“一根扁担”,一头“挑着”供给侧,一头“挂着”需求侧,带动两端发力。今年上半年,处在新旧动能转换期的上海工业出现“王车易位”现象,工业六大重点行业中,生物医药产值去年还比“老前辈”精品钢材制造少了50多亿元,可今年上半年却反超68亿元。近年来,在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布局下,以中国宝武为龙头的上海精品钢材制造业能级和质量持续提升,但随着城市功能转型,上海钢铁业更多转向全国布局,本地则实施“瘦身增效”战略,产能下降并不意外。反观生物医药行业,2017年以来,总产值增速不仅高于上海工业总产值增速,更高于中国医药市场的发展增速,这其中投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众所周知,生物医药行业受成本影响小,只要有持续创新投资,就能持续增长,而且一旦针对某种病的创新药问世,就能创造一个市场。法国赛诺菲公司新兴市场负责人奥利维尔·沙尔梅对得到投资助力的上海生物制药类初创公司印象深刻,“过去作为廉价制药原料和仿制药物生产国的中国,正变为新型生物技术药物的主要生产国,成为创新者和复杂产品的全球生产商”。他提到一家在沪生物制药公司,得益于各方面投资支撑,发现并从中国仓鼠的卵巢细胞中提取一种新的抗癌药物,居然引起世界一些最大的制药公司的注意,像美国礼来就主动拿出5600万美元继续与之合作,开发三种抗癌药物,其中两种直接由上海公司负责,一旦药物获批,礼来公司就在中国以外的全球销售,而在中国则要与上海公司分享经销权。
当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反映在投资领域,更需要各类投资主体找准投资环境,根据自身定位,选准领域和项目有效投资,才更适应经济创新升级。无论补短板,还是惠民生,投资都要围绕“高质量发展”做文章。当下,上海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生态环境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了生产要素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直接带来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不久前,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来到中国移动上海国际数据中心,听取上海移动推动5G产业创新发展、建设上海国际数据中心等进展介绍,指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是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是各类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前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新常态”、“新功能”,也对各类投资者产生示范和激励效应。
投资的主体,不能光靠政府“一肩挑”,政府投资更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导向作用,放宽市场准入,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更多领域,形成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力。这就需要用改革激发有效投资的内生动力,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把支持民间投资的“政策利好”变成企业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有效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投资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彰显。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学者叶连娜·普斯托沃伊托娃指出,世界上没有不负债的经济体,但关键看哪些经济体是给自己的未来投资,“投资贷款如果得到正确运用,那就是改革经济结构工作的预付款,投资发放就能推动国家发展、生产规模扩大、人口和劳动力的转型,以及影响所有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说,重商主义的投资思维,大多以三五年的商业回报来衡量成功与否,而真正的战略投资会把这个期限放长,用多层投资回报机制来衡量成功——不仅考虑经济回报,也综合考虑社会、环境和遗产价值。而在上海,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供给,扩大合理有效投资,能够补短板、调结构,推动培育发展新动能,可谓“带活全局”。
可以肯定,一批管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实施,为壮大上海实体经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必将在生成经济增长新动能,释放经济增长巨大潜力的同时,拓展全球城市的发展空间,助推上海经济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