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环保上市公司披露了半年报财务数据,其中应收账款问题突出。
环保领域新媒体“环保圈”对150家A股上市环境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统计发现,截至2024年6月底,150家企业累计应收账款已高达2036亿元,平均每家13.6亿元。而在2023年底,这一数据还是1873亿元,半年增长8.7%,无论是规模还是增速,都再创新高。
深溪咨询(和君咨询生态环保事业部)数据显示,上半年环保行业上市公司的应收款高达3496亿,同比大增15%,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重,突破了100%,高达114%。
一家环保上市公司财务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该公司近三年应收账款呈逐年上升趋势,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账款较上年末增长15%左右。2024年上半年增长幅度高于2023年上半年增幅,但低于2022年上半年增幅。
该负责人分析应收账款逐渐上升的主要原因为政府财政资金紧张,部分项目处理费未纳入,或仅部分纳入政府财政预算,支付周期长或审计结算尚未完成,补贴收入受政策调控因素影响支付时间无法确定等。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华珍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目前存量项目应收账款较多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承压,政府财力吃紧,按时付款困难较大。目前应收账款六个月左右账期都属于比较好的,有的欠款时间更长。新建项目应收账款难的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财力问题,主要是项目因各种原因陷入僵局,包括融资受阻、项目因合规问题停滞等。在项目停滞的情况下,对于已建成部分,政府本应该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大额提前终止补偿款,但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不少地区出现“新官不理旧账”的情况。
上述负责人也坦言,受到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的影响,财政资金紧张的情况还将持续,预计短时间内应收账款问题很难得到解决。2024年应收账款增长幅度预计将超过2023年,企业仍将面临较大的应收账款回款压力。
上半年,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采取法律手段“要账”,甚至与地方政府对簿公堂。但更多企业仍缺乏与地方政府“撕破脸”的勇气,而是持有“极端容忍”的态度,采用加强沟通等“软方式”要账。
应收账款承压
近期,多家环保公司披露了半年报数据,应收账款普遍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
盈峰环境(000967.SZ)发布的2024年半年报显示,该公司应收账款62.7亿元,与去年同期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52%。启迪环境(000826.SZ)2024年半年报显示,启迪环境应收账款接近44亿元,占总资产比重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13%。
9月2日,启迪环境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环卫、水务、零碳板块均存在较大金额的应收款项,且大部分应收账款是政府及国有企业欠款。公司将多举措推动应收款项催收工作,压实清收责任,加强跟踪催收,改善回款情况。
碧水源(300070.SZ)公布的半年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碧水源应收账款为117亿元,主要为宏观经济形势影响部分款项收款滞后,导致碧水源的应收账款规模有所增长。
碧水源称,随着公司业务规模扩大,特别是EPC项目增加以及国家宏观形势变化,特别是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控制和降杠杆等融资政策调控,公司应收账款出现增长态势。尽管公司应收账款账龄主要集中在2年内,同时公司货币资金相对较充裕,但若公司不能有效管控应收账款规模,做好项目公司的融资工作及EPC工程款的清收工作,并增强公司的经营性现金回收,将给公司带来经营性风险,特别是短期现金流短缺的风险。
首创环保(600008.SH)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首创环保总资产为1109.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4%,其中货币资金42.83亿元,应收账款139.52亿元,存货12.92亿元。
先河环保 (300137.SZ)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先河环保总资产为22.08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41%,其中货币资金3.95亿元,应收账款8.36亿元,存货3.45亿元。
侨银股份(002973.SZ)半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末,该公司应收账款24.3亿元,与去年同期占总资产比重上升1.83%,主要为该公司客户回款放缓所致。同时,侨银环境在半年报中提及,公司应收账款近年增长较快,占总资产比例相对较高,主要与公司营业收入增长和结算周期有关。目前为止,公司应收账款整体账期处于合理水平,且公司客户主要为政府部门,但不排除未来如果由于业主财政资金安排方面的原因,公司应收账款可能不能及时收回,从而对公司资金周转产生不利影响。
截至上半年末,圣元环保(300867.SZ)应收账款13.6亿元。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垃圾焚烧发电、污水处理等。应收账款主要是尚未收到的国补收入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付欠款。圣元环保董事长朱煜煊对媒体称,这些应收账款中地方财政欠款约占65%。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而应收到的款项,但暂时未收回的资产,是企业经营中最基本的资产之一。对大部分环保公司而言,主要的应收账款来自地方政府及国央企。
上述环保公司财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以2023年审计数额来看,应收账款绝大部分为应收政府部门、央企及国企的款项,这二者占比超过90%,应收民营企业等款项仅占7%。该公司应收账款按照业务板块分类情况为:水务运营及水环境治理业务应收净值占比超过60%;固废业务应收净值占比不到20%;大气综合业务应收净值占比不到10%;工程建造业务应收净值占比不足5%。
该公司合同期内的应收账款占比低于50%,大部分都是超出合同范围内还没有偿还的款项。上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以2023年底数据为例,应收账款整体支付周期内(按照合同约定未到付款截止日的应收款项)比例为39%,支付周期外(于合同约定付款截止日后应收未收款项)比例为61%。
从行业来看,上述财务负责人此前统计过2023年度同行业20家对标公司的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率(即坏账计提比例)情况,结果显示20家对标公司中13家公司2023年的应收账款预期信用损失率高于2022年。
该负责人认为,由于经济环境变化,大部分企业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均有所上升;如果按照较差的情形进行估计,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还将进一步上升,并且随着应收账款原值的增长,坏账对于损益的影响将更加明显。
应对方式
8月16日,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万德斯”)发布公告称,公司就与周口市淮阳区城市管理局(下称“淮阳区城管局”)的服务合同纠纷向周口市淮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于8月16日收到了法院的《受理案件通知书》。
2021年11月,万德斯与周口市淮阳区城管局签署《周口市淮阳区生活垃圾处理场浓缩液全量化处理服务项目服务合同》,约定由万德斯为淮阳区城管局提供浓缩液全量化处理服务,每立方米单价为365.02元。
截至2023年8月16日,万德斯共处理两万立方米浓缩液,处理费应为730万元,但淮阳区城管局未按时支付这笔费用。2023年9月,万德斯与淮阳区城管局续签了服务合同。自2023年8月16日至2024年7月18日期间,万德斯处理了17650立方米浓缩液,处理费应为644万元。但是,淮阳区城管局并未支付共计1374万元的处理费。
万德斯认为,淮阳区城管局的延迟付款行为给公司造成了很大损失,希望法院依法判令淮阳区城管局支付1374万元处理费及资金占有利息,总计约1399万元。
9月7日,万德斯发布公告称,已与周口市淮阳区城市管理局达成调解意向。
黄华珍说,企业选择对簿公堂是山穷水尽时才会考虑的手段,因为项目开端耗费了大量的市场成本,对簿公堂意味着可能丧失一整片市场。所以,企业对于政府应收账款是采取极端容忍的态度。“我们经历的一个项目,谈了五年,仍未发起诉讼,因为现金流、国资审计等综合原因,今年才不得不选择诉讼。”
多家环保上市公司在半年报或年报中提及,公司正在加强应收账款催收、成立专班、设立台账甚至采用法律手段。
劲旅环境在其半年报中表示,应对措施是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持续关注客户资信状况与履约能力,定期召开月度应收账款会议,进行应收账款跟踪分析,敦促业务人员对逾期应收账款进行催收,确保各项目按时回款。
碧水源表示,公司加强了对长账龄应收账款的清收力度,通过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小组,逐个研究攻关。为进一步激励和支持应收账款清收,公司制定专项奖励办法并随实际情况每年调整优化,有效地推动了公司应收账款的清收,提升了归口部门的积极性。逐步降低和减弱应收账款增大与现金流减少的风险。
启迪环境声明,受行业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应收账款回款放缓,公司按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计提了相应的坏账准备。针对应收欠款,公司正采取包括协商、催收、诉讼等在内的多种方式,积极推进应收款项催收。
侨银股份针对应收账款管理工作,先后出台了《应收账款管理办法》《应收账款回款考核细则》等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同时设立专门的回款管理部门,对每月应收账款的账龄结构和周转期等进行分析和落实。另外,侨银股份称,公司在承接项目之前会对业主的履约情况、支付能力做摸底和评估,及时掌握各个项目的履约回款能力。公司将继续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
黄华珍说,环保企业对于诉讼还是很“惶恐”的,首先是担心中国司法现实中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不少案件已经出现久拖不决的问题;其次担心当前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执行难的问题;最后还要担心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过错可能带来的应收账款被政府主张部分抵销的问题,即担心政府追究企业违约责任。
上述财务负责人透露,为了降低应收账款的占比,项目公司成立了应收账款专项工作小组,由各级领导带头积极与主管局、财政局及其他政府相关部门沟通,通过多种方式向政府反映企业资金困难情况,必要时还会借助集团公司力量,与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或相关单位进行沟通。“政府亦表示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会尽力解决欠款问题,甚至我们的部分项目公司还会积极地向政府建言献策,通过改变制度、改变支付模式、为政府提出创收建议等方式,站在政府的角度换位思考,与政府一起想办法解决应收账款问题。”
上述环保公司财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的应收回款措施可以从公司总部层面和项目公司层面分别展开。
在公司总部层面,建立应收账款压力传导机制:通过逐级签订目标责任书实现目标分解和压力传导,将整体目标拆解至每个项目公司,自上而下传导压力;形成应收账款日常调度机制,包括工作会调度机制(月报、季报及年度报告)、建立《各省市政府债券台账》(督办利用化债资金的可能性)及编写和更新应收账款管理工具手册;制定应收账款专项工作方案,明确应收账款重点事项调度机制,制定相应回收策略,定期调度应收账款变动情况形成相应报告,重点关注非常规回款措施。
在项目公司层面,常规措施包括成立应收账款专项工作小组,积极与主管局、财政局及其他政府相关部门沟通,通过多种方式向政府反映企业资金困难情况;经常关注地方财政资金流向,解读政策,了解掌握财政资金情况,及时催促款项回收;日常积极配合政府或其他付款方开展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等。
上述环保公司财务负责人说,非常规措施包括借助国家一揽子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方案加速落地的契机,积极争取政府专项化债资金;采用延长特许经营权的方式化解历史债务;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工作,在环保检查等相关工作中提供帮助和提出可行性建议;换位思考,为政府建言献策,实现双赢;在关键环节对应的政府部门安排常驻人员,及时掌握信息,缩短审批时间;利用政府PPP项目整改、国家环保督察、审计整改等契机,与政府签订还款协议;利用特殊会议或各类平台反映相关问题,助力应收款回收,如中小企业款项登记(投诉)平台等;与主管部门协商收购当地优质项目,实现债权到股权的转变;对于协议内容存在异议,并导致公司面临重大压力和风险时,适时考虑终止项目合作;必要时采用法律手段,对相关单位进行起诉。
黄华珍告诉记者,应收账款增加导致环保行业企业资金链、现金流紧张,特别是对那些大规模进军PPP项目的企业,可能受到更大影响,一些上市公司面临破产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