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企业九成推出自研游戏 过半“出海”扩张市场

报告显示,相较于广东和全国,近三年来,广州游戏产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冲刺的状态。2018年至2020年,广州市游戏产业增速依次分别为12.02%、30.04%和22.89%,跑赢全国和广东。在产值方面,2017年至2020年,广州市游戏产业营收也从595.83亿元到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066.44亿元,实现了成倍增长态势。

  这样的积极增势也投射在广州市上市游戏企业中。报告选取了游戏业务占比超过80%的8家广州上市企业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近年来,广州市上市游戏企业营收的扩张步伐不断增大。2015至2019年,8家上市企业的总现金流量净额总体呈上升趋势,且2019年突然翻倍。从ROE(净资产收益率)来看,广州大部分上市游戏企业已找到维持良性运营的发展模式,拥有良好的盈利能力和成长性。如自2015年起,三七互娱每年ROE均不低于15%,2019年,其ROE更高达32.53%。

  相应地,广州游戏的数量与品质也位居全国前列。报告抓取了玩家社区TapTap上的数据进行分析,截至2020年11月,出自广州的游戏产品有560款,平均得分达5.76分;且安装量水平突出,百万级游戏平均安装量1965494.33次,高于北京(1812128.67次)和上海(1318384.67次)。

  报告还选取了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AppStore游戏TOP100排行榜的每月情况。结果显示,广州游戏的排名分布较为均匀,集中在中上游区段,平均每月上榜游戏20款。且每月TOP15中,广州出品占到1/3。

  2

  监管环境变化致产业增速骤降

  疫情带来行业小规模洗牌

  不过,因国内游戏市场及监管环境的变化而带来的消极影响仍不能被忽视。

  “十三五”以来,我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增速放缓。尤其在2018年,增速骤降至5.32%。究其原因,其中之一是2018年版号收紧的直接影响。虽然广州游戏产业显示出了强大的韧性及活力,但报告显示,2019年,接近一半上市企业的净利润总额降幅超过75%,更有企业降幅达714.85%;部分上市游戏企业ROE低于3.15%(银行5年期储蓄存款利率),甚至出现净利润亏损的状态。据相关企业表示,公司财务业绩不利的主要原因是国内游戏市场及监管环境变化,导致公司新游戏的发行受相应限制。

  此外,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带来了危机。由于企业及政府部门停工停产,导致游戏产品的研发、游戏版号审核、推广发布等诸多环节受阻。调查显示,2020上半年,41.18%受访企业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2%的受访企业出现亏损。

  不同的是,疫情给游戏产业带来的还有机遇。2020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增长20.71%,增速提高13.05个百分点。这是中国游戏收入在2017年突破2000亿元后,达到的最快增长速度。同年,广东省游戏产业增速也显著提高。

  广州游戏产业亦如此。据统计,2020年上半年,受访广州游戏企业总销售收入比2019年上半年增长了616.50%,利润总额增长29.41%,增幅远超此前半年收入的平均增幅。

  四成企业销售收入减少,总销售收入却增长了5倍。对此,报告指出,疫情对不同体量广州游戏企业的冲击明显不同,行业迎来小规模洗牌,头部企业的产品销售效益普遍稳步增长,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出现波动,甚至明显下滑。

  3

  中小企业和独立工作室

  创新活力之源和“未来之星”

  广州游戏产业高速增长之下,是密集涌现的广州游戏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10月广州共有游戏企业2768家。除了网易游戏、三七互娱这样的行业巨头,十几、几十人的初创工作室,以及一大批中等量级的骨干企业也是广州游戏行业突破千亿大关的支撑力量。

  从数据来看,也反映出广州游戏企业整体规模较小。报告显示,8家上市游戏企业中,2019年,仅有三七互娱1家公司营收超过百亿元,5家公司营收超过10亿元。受访企业中,2020年上半年,出现销售收入突破千亿的企业,但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企业只占12%,利润突破亿元的仅24%。

  但正是这大量充满活力、各具特色的中小企业和独立工作室,成为了广州游戏产业的创新活力之源和“未来之星”。例如,2020年,成立6年、主打原创精品的诗悦网络游戏流水突破百亿,体现了广州中小企业的成长潜力。而作为广州独立游戏的代表作,NTFusion的《超进化物语》上线几天流水破千万、运营超过3周年,Peropero的《Muse Dash》全球销量超过200万份、在Steam和NS等全球主流游戏平台收获广泛好评。

  报告指出,深圳围绕T0企业分布着一大批中小企业,上海的T0缺位,但T1-T6企业充足。与深圳上海相比,广州的游戏产业布局具有T0-T6齐备、分布比较均衡的鲜明特点,为广州游戏产业内部的良性竞争及人才流动提供了良好基础。

  不过,近年来,全国范围内有关游戏行业寡头化的声音不断增强。调查也显示,部分企业认为自身面临的发展瓶颈来自头部企业的垄断。为缓解竞争压力,也由于部分国产游戏成功出海案例的激励、海外发行无须等待版号审批以及文创行业天然地向外输出倾向等,2020年上半年,受访企业中65.38%开展了海外业务。

  其中,涉及的海外地区依次为东南亚(88.24%)、日韩(70.59%)、港澳台(52.94%)和欧美(11.76%)。东南亚地区中,选择越南和泰国开展海外业务的企业最多。

  4

  研发运一体化成趋势

  电竞直播势头猛

  历史上看,直至页游时代,广州游戏产业才全面发展成熟并领先全国。

  页游时代,广州将“买量模式”做到了极致,即以精心规划的流量推送主攻增量市场为打法,这使广州一度成为了全国的游戏产业中心和争相效仿的对象,还在许多游戏细分市场里奠定了无可比拟的地位。

  不过,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买量”模式的弊端不断凸显,例如轻研发、轻自主创新、同质化严重、看重短期利益等。在游戏研发端,以往依赖快速迭代盈利模式的短生命周期游戏产品越来越难以为继;在游戏发行端,由于头部平台的投放成本上升、用户的选择自主性增强、游戏市场增量空间减少等因素,换皮+买量模式的利润空间被不断压缩。

  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广州游戏企业选择研发、发行和运营业务一体化。受访企业中,近70%选择自主运营监测游戏产品。报告指出,这是由于游戏产业越来越以长线运营的精品化游戏产品为核心,广州的游戏企业基本都在原有主营业务的基础上朝上下游扩展。发行公司希望研发符合自身深耕市场需求的产品,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而研发公司则希望渠道分发和游戏运营更符合自身产品的定位,立足全链条规划投入。

  此外,电子竞技、游戏直播等与游戏产业紧密相关的衍生产业近年来也在广州蓬勃发展。广州拥有国内头部直播企业虎牙直播,其2019年的营业收入突破80亿元,发展迅猛。2019年,广州出台《广州市促进电竞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提出力争在2021年建成全国电竞产业中心。

  5

  两三年后或迎来

  广州自研游戏“井喷期”

  虽仍受买量思维和务实精神限制,大多数广州游戏企业已开始注重其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受访企业中,约92%拥有自主研发的游戏产品。此外,广州游戏企业也表现出了对新兴技术的关注,34.62%的受访企业正研发和推出5G技术、云游戏、U3D等新技术游戏产品。

  但报告指出,从全国来看,上海游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一枝独秀的局面短期内不会改变,包括广州在内的其他城市与其仍有较大差距。其制约因素之一,是游戏的知识产权维权仍比较困难。因游戏抄袭的界定复杂,维权的周期长、成本高,几乎所有受访的广州游戏企业都表示,自身产品被抄袭后,不会选择用法律手段维权,而是依赖用户口碑、社区评分等软性手段来约束抄袭。

  不过,报告认为,研发有周期,当前广州游戏企业已普遍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只是目前正处在转型、酝酿期,广州自研游戏的“井喷期”或将在2-3年后到来。为此,报告建议,作为游戏产业主体,企业应当加强市场调研与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实力;树立品牌意识,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坚决抵制粗制滥造、抄袭换皮的做法。

  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引导游戏企业坚持做精品游戏、原创游戏、独立游戏和功能游戏,并根据研发投入占比、研发人员占比等指标,评选优秀的游戏自研企业,提供物质奖励、正面宣传等正向激励,引导行业风气。

  报告还建议,近年来不少“爆款”原创游戏出自独立工作室和小微企业,因此,应当注重建设针对游戏产业的众创空间、孵化器,营造一流的游戏创业环境,以充分发挥小团队的创造力。创新载体、行业协会和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应当留意发掘创新团队,为他们提供支持。

  6

  版号“一刀切”、申请周期长

  企业亟待加强相关申请业务培训

  报告多次提及版号收紧对游戏企业的影响。2018年以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紧了版号发放,游戏版号数量大幅下降。这使得不少初创团队在等待版号下放过程中资金链断裂,直接破产,也使单个游戏产品的成本回收期拉长,甚至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

  报告显示,广州许多游戏企业正面临着版号审核周期过长、不了解版号申请政策、没有熟悉业务的人员、申请标准不够明晰、申请被反复打回修改、缺乏对非法版号的监管等问题。76.92%的受访企业不具备互联网出版许可证,超过八成的受访企业每年申请的版号数在10个以内。

  对此,报告建议,在遵循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相关政府部门应适当优化版号申请的相关流程,例如加强预审、明确审核标准、争取版号审批权下放、设立游戏产品运营备案等。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申请给予版号名额上的支持。此外,在政务服务、法治保障等方面也应当持续加强,落实“放管服”措施,提升广州营商环境的吸引力。

  企业则需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了解和对相关业务人员的培训,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委托第三方机构申请游戏版号;同时应当加强对行情的认知,积极与同行交流,与行业协会对接,招聘、培养专业人才,从而获取专业服务,避免在拓展业务时走弯路。

  在此过程中,行业协会则可定期举办版号申请材料规范相关的统一培训会,降低企业申请材料的出错率;积极搭建企业问题对接解决平台和多方交流机制。协会应当做好“把关人”,挑选优质的专业服务机构形成行业智囊团和资源库,进一步扩大此类服务的范围与规模,使之常态化、规范化。

  7

  产业整体规划缺失

  建议分层级定制游戏企业扶持服务

  政策对游戏行业的扶持不仅限于版号申请。

  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对游戏产业的扶持力度明显加大,且已经深入到区级层面。比如,2017年,上海发布“文创50条”,从电竞场馆建设等硬件到创新、人才、资金等产业化要素资源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扶持。广州目前尚无针对游戏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

  此外,广州暂无标志性的游戏产业园区,暂无针对游戏企业的综合扶持政策,尤其缺乏政策的配套措施和落地细则,导致游戏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游戏企业在资金、人才、政务服务等方面较难得到支持。

  报告显示,企业普遍反映人才政策、人才服务不足,缺乏针对性,导致骨干企业和头部企业“留人难”。19.23%的受访企业认为其发展瓶颈是人才不足。对于初创游戏企业来说,融资难、融资慢、补助政策资金到账周期长,以及办公场地缺乏等都是亟待解决的政策扶持难题。

  对此,报告建议,针对人才,应当分层级为企业定制服务,优化资源调配,出台专门的游戏产业人才政策或者完善现有的人才政策,适当给予税收、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优惠。

  针对产业集聚,办工场地短缺问题,报告也建议,可在龙头企业周边规划游戏产业园区,或在互联网、通信技术等与游戏有紧密关联的产业园区内划分游戏区,一边引进头部企业、骨干企业,一边培育本土企业做强做大,针对企业的需求提供专业服务,促进广州游戏产业的空间集聚,打造标志性的产业园区。

  针对产业整体发展规划,报告则提出,应当擦亮优势产业招牌,如挑选游艺装备等优势游戏分支产业出台更明确细则,促使广州游戏产业特色化、精细化、品牌化发展。其次,鼓励发展与游戏产业紧密关联的游戏周边、动漫电影、电子竞技、游戏直播等行业,使广州的泛游戏产业链更加完整,产业附加值进一步提升,推动广州文创产业网络的整体繁荣。

  行家说报告

  《报告》内容全面丰富政策建议是个亮点

  报告对广州游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得比较客观,尤其是广州买量模式有利有弊,未来要向精品化游戏研发转型,这个建议十分中肯。希望之后的报告能够加入更多的案例分析。

  ——广州库洛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报告》内容全面丰富,尤其政策建议是一个亮点。其中提到的关于“买量”转型和版号难题是游戏企业普遍关心的棘手问题,希望之后能够深入展开这两方面内容。

  ——广州贪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报告》调研很到位,既反映出广州游戏行业的痛点,促使我们自省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我们指引新一年发展的方向。作为游戏行业的“局内人”,能够从这样一份由“局外人”调研的报告中,获得很好的鞭策和激励作用。而媒体作为“局外人”,本身就具备很大的能量,希望日后能够借助媒体的力量发声,解决像报告中提到的人才方面的问题,让广州游戏越来越好。

  ——广州酷游娱乐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报告》很新颖,因为以前从没有过这样一份专门针对广州游戏行业调研的报告。从发布内容来看,报告的大方向是对的。希望之后的观察或调研能够在数据方面更详细一些。

  ——广州深海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报告》很全面,很客观地反映了行业的整体情况,以前的报告大多数都只说游戏产业带动了多少就业和GDP。如果《报告》明年还做,希望纳入更多的内容,挖掘广州整个游戏产业链的长短板,包括上下游衍生产业的详细分析。

  ——广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

  我觉得《报告》挺好的。不仅数据很全面,而且把移动游戏细分出来加以分析,还提了未来的政策建议,很到位。希望明年的报告能够加入全球的趋势分析、玩家的类型分析和画像等内容,对我们以后做产品定位、产品研发会很有帮助。 

相关产品

评论